关注我们: 微信公众号

微信公众号

电脑用户请使用手机扫描二维码

手机用户请微信打开后长按二维码 -> 识别二维码

男子通过手游恐吓妻子 法院:家暴

黑料资讯 2025-03-14 23


针对男子通过手游恐吓妻子,法院认定其为家暴的事件,以下是对此事件的详细梳理与分析:

1.jpg

一、事件概述

广东深圳的李女士与黄先生于2020年登记结婚。婚后,黄先生多次对李女士施以暴力,导致李女士身体受伤,李女士因此多次报警处理。后来,李女士放弃伤情鉴定,与黄某达成和解协议。然而,在2023年,李女士再次向派出所报警,称黄先生多次通过电话威胁她,并在手机游戏中发送恐吓信息,如“有你家好受的”、“我的手段,你才刚见识到一点点”。李女士随后向法院申请人身安全保护令。

二、法院认定与裁决

法院依据《中华人民共和国反家庭暴力法》的相关规定,对黄先生的行为进行了审理。法院认为,尽管黄先生的行为尚未直接对李女士的身体造成伤害,但其经常性的言语骚扰和威胁已使李女士的人身安全面临现实危险,这种行为仍可认定为家庭暴力。因此,法院裁定禁止黄先生以口头、通讯或其他方式威胁、恐吓李女士。

三、法律依据与解释

  • 《中华人民共和国反家庭暴力法》:该法规定,家庭暴力指家庭成员间以殴打、捆绑、残害、限制人身自由以及经常性谩骂、恐吓等方式实施的身体、精神侵害行为。其中,经常性谩骂、恐吓等语言暴力就属于家庭暴力。

  • 在本案中,黄先生通过手机游戏向李女士发送恐吓、骚扰信息,虽然该行为还未实际对李女士的身体造成侵害,但其经常性、威胁性的言语骚扰已符合家庭暴力的定义。

四、社会影响与启示

  • 此案例提醒公众,家庭暴力的形式多样,不仅限于肢体伤害,语言暴力同样是精神“酷刑”。

  • 遭受语言暴力的当事人应勇于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,可以向居委会、村委会、妇联等相关组织求助,同时保留录音、聊天记录等证据,必要时及时报警或向法院申请人身安全保护令。

  • 法律平等保护每一位家庭成员的合法权益,全社会应共同行动,构建平等、和睦的家庭关系。

综上所述,男子通过手游恐吓妻子的行为已被法院认定为家庭暴力,并受到了相应的法律制裁。此案例再次强调了家庭暴力的多样性和严重性,提醒公众应加强对家庭暴力的认识和防范。


关键词:

网友留言2

未查询到任何数据!
◎欢迎您留言咨询,请在这里提交您想咨询的内容。